買到農地很簡單,買對農地可是學問多多,所以在購地前,BoB建議你先研究這十大重點!
1.確認初衷
買土地若是為了合法申蓋農舍,則相關條件非常多,須謹慎研究;反之若打算違法搭蓋,則將來必然面對罰款與拆除的風險。
2.確認地界
避免現場看到的範圍,並非最後買到的土地,所以成交時可協議鑑界,若鑑界後超過容許誤差(俗稱公差),則鑑界費用由賣方出,且買方有權重議合約;反之則由買方自己吸收。
3.確認道路
農地須臨合法道路,才能指出建築線,且路寬可供工程車進出,日後才能申蓋農舍。
4.確認坡度
整體坡度達5%以上的地形,通常會被編入「山坡地保育區」,其中平均坡度要在30%以下(三級坡),才能作為建築使用,所以保險起見,盡量不買坡面太陡太多的單位,畢竟可農用範圍也不多。
5.確認排水
多觀察現場的天然山溝水線,以及鄰地是否有排水的動向(可搭排或要找鄰地協調),避免未來無處排放廢水,造成農舍無法申蓋。
6.確認水電
現場或是附近是否已有電桿,若無則可至台電詢問請電是否容易,而水源是否有現成自來水,若無則水井是否有水權及水質檢驗。
7.確認環境
確認單位內或是週遭鄰地,是否有嫌惡設施如墓地、電塔、豬舍等,會造成日後交惡的可能性。
8.確認產權
地主三個月內的權狀與謄本,確認使用地分區與類別、面積、是否持分以及土地是否持分與抵押。
9.確認無套繪
可請無套繪證明或合約協議即可,不過其實只要在102年7月1日之後分割出來的農地,通常都是已符合無套繪的條件才分割得出來。
10.確認稅費與合約
一般土地增值稅由賣方負責、代書費由買方負責,不過也可以另外協議,而房地合一稅為所得稅,必為賣方自理;合約部份,若擔心現況有違規事項而買方不知情,可於合約上協議,未來有任何可歸屬在點交前已發生的違規事項,概由賣方義務處理負責。